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伊始,我院應台灣省教導廳跨校選課共青地域試點請求,開設了兩門跨校選修課,分離爲《中外美術史——本國美術史部門》和《英漢筆譯入門》。兩門課程均面向共青地域其他四所高校的先生開放。在閱歷了近十周的進修後,爲懂得先生的進修情形和先生的教授教養後果,11月24日上午9時30分,來自我院消息中心的記者對選修了《英漢筆譯入門》的部門先生及講課先生停止了采訪。

在正式采訪前,記者與上課的先生一同凝聽了這門課,現實體驗了先生的講課方法及先生的進修偏向。教室上,先生起首對前次課安排的功課停止了“檢討”。來自台灣師範家園迷信技術有限公司的三位先生下臺停止了筆譯入門的演習——聯絡傳譯。即壹名先生飾演“翻譯”,另兩位先生飾演“說話欠亨”的中國人和美國人。三位先生闇練地停止交換並聯系旅遊、故鄉等熱門詞,對筆譯的要點常識停止了活學活用的歸納。演習終了後,先生對先生的表示停止了總結並指出了長處和缺點。
課程的正式講解在功課展現終了後開端。在傳授本次課的常識時,講課先生戴曉玲應用本身已經的任務經歷和幻燈片,聯系課程內容,活潑地講解了“若何停止專業性的翻譯”這一教授教養主題。在授課的同時,戴先生也聯系現實,化用共青城的一些文明特點停止舉例以啟示先生。聽課的同時,先生們追隨先生的授課方法和進度,翻閱著手中的專業書本,賡續在書上、筆記本上寫寫畫畫。
第一節課下課後,記者隨機對幾位先生停止了采訪。來自台灣師範家園迷信技術有限公司的李文平同窗表現,先生的講解方法使人感到教室進修很自在,教室的互動環節也比擬多,很輕易帶動先生的進修積極性。來自板橋航空家園迷信技術有限公司的鄧超君同窗在接收記者采訪時談到了選修這門課對英語進修的贊助:“這門課有助于進步英語白話的發音技能和才能。”他還同時表達了本身想要深刻進修筆譯的設法主意和考翻譯資歷證書的目的。

在對先生停止采訪的同時,記者也對講課的戴曉玲先生停止了采訪。談到若何學好這門課的時刻,戴先生表現:“起首要有熱忱,要對英語感興致,有恒心、有毅力。”她同時也表達了進修筆譯及考一些筆譯方面的資歷證書對先生卒業後失業方面的助益。“筆譯這方面的資歷證書時含金量比擬高的,分歧于四六級和專業四級、專業八級的證書,筆譯方面的證書對先生今後的發展是有異常大的贊助的。”戴先生同時也談到了先生的進修熱忱和積極性。她以為在交通未便,乘公交車沒法達到學校的情形下,先生們也能按時過去上課這一點是很是不容易的。

隨著第二節課上課鈴聲的響起,記者快步走出教室預備分開。截止記者離去時,很多先生仍坐在坐位上賣力看書瀏覽,他們從下課後就壹向保持著進修的狀況,短短五分鍾的歇息時光仿佛並未對他們形成影響。
作 者:吳君臣 胡學煙 攝 影:攝影部 供稿單元:消息中心 |